2024/03/22 11:12:46
2023年10月,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《关于实施网络游戏精品出版工程的通知》,提到要围绕展现中华文化精神、体现中华审美风范,打造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游戏作品。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将游戏内容和传统文化结合得难以分割的,那或许要提到15年来玩家们“又爱又恨”的《三国杀》。
《三国杀》从杭州滨江出发,是一款15年前从三位学生手中诞生的桌游,究竟何以被玩家们乐此不疲地反复提及?
给玩家预留“玩梗”空间
“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给玩家预留了‘玩梗’的空间,知道大家会去讨论,但确实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。”游卡副总裁杜彬说,“不过也正是意识到玩家们对台词的格外青睐,我们现在台词设计和配音上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了。”
虽然一个武将只有寥寥数语,但更生动的语音系统搭配古风音乐,还是弥补了线下桌游表现力的缺陷,也构建起许多玩家对这些武将在游戏中的第一印象。
在杜彬看来,当年因游卡仍处于创业阶段,武将语音有诸多不足。“后面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语音和台词上来,这个系统就丰富了很多,包括武将的入场、胜利、牺牲这些细节,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变的是用语音树立和完善武将的人设,展现三国文化精华。”杜彬说。
游戏的老玩家能感受到《三国杀》的语音制作越来越讲究。一开始游戏中的语音多是古文的原句,如“匹马单枪出重围,英风锐气敌胆寒”出自剧版《三国演义》对赵云的诗赞;“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”援引《三国志·蜀志传》中刘备给刘禅的遗书。
而现在,更多的原创台词出现在了游戏中,比如刘焉的“非英杰不图?吾既谋之且射毕!”化用东晋史学家常璩对其的评价;蔡夫人的“献荆襄九郡,图一世之安”是团队对建安十三年荆州降曹的概括;最深入人心的原创台词可能是张辽的“八百虎贲踏江去,十万吴兵丧胆还”,其中蕴含着的“威震逍遥津”的历史典故。
杜彬介绍,目前《三国杀》中的语音文本已达上万条,有不少还在等待合适时机上线。这些精品语音部分来自玩家的共创投稿,更多的则是团队头脑风暴的结果。每一句语音既要做到符合人物形象,还要贴近技能场景,更要具有古韵。
保持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
在“三国杀15周年嘉年华”上,杜彬介绍,三国杀IP的线上累计注册用户破4亿,其中18-30岁年轻用户占比超过83%。
杜彬提到,文化类游戏可以通过精品内容与文化内涵来消弭玩家的不良体验——比如游戏中出现的Bug、游戏内资源的获取方式等。“画画、配音的成本都是小头,更大的是整个设计层面的人力投入。所以我们一直努力推出新的游戏内容,提升内容质量,也更多地承担一些文化公益方面的责任。”
在杜彬看来,《三国杀》保持高用户黏性和年轻化的诀窍,在于他们不计成本地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当中。这不仅体现在语音、原画皮肤这些外在环节的表现中,还被深入到武将的技能和游戏玩法的设计中。
“作为一款老游戏IP的打造者,我们发现在文化上的正向投入是能被玩家看到的。如果要给新入行的朋友们提建议,我会觉得与其卷游戏素材方面的‘精度’,不如卷对文化的‘解读’。游戏素材的品质确实十分重要,但是对于文化的解读与阐释是更为核心的因素。”谈到如何看待利用游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,杜彬说,“这对现在的游戏工作者而言,应该既是义务也是红利,年轻一代越来越有民族自信,顺应潮流的作品,才能抓住年轻用户,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。”
文化、品质助力游戏出海
杜彬谈到,善于围绕文化打造优质的内容,对于游戏创作者而言将会是极大的优势。历史的沉淀会给制作团队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动力。
同时,深耕文化的游戏在出海过程也往往能带来便利。实体卡牌《三国杀标准版》已先后推出了英、德、泰、越、日等多个语言版本,并在超过20个国家(地区)销售。IP衍生游戏《三国杀名将传》也出海东南亚,在越南市场iOS、Google Play双榜登顶。
“打造欧美市场成功的出海案例,是我们后续会发力的方向。”杜彬说,“产品出海和文化出海在东南亚我觉得是相辅相成的,但在欧美可能就是递进的了,先用过硬的游戏质量立住脚,再把游戏蕴含的文化传播出去,才是真正的‘出海’,不然就只是‘出口’了。”